
近日,我会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迎来2025春茶开采。当地以科技保护古茶树资源,深化茶旅融合,打造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特色产业,让千年茶香焕发时代生机。春城晚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白莺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维强表示,今年春茶芽头饱满、品质上乘,将严把生产加工关,助力茶产业提质增效。白莺山无极茶叶庄负责人查荣富介绍,茶庄通过“自有基地+合作社”模式收购古树茶青,产品80%销往北上广。

白莺山茶区总面积5.6万亩,以白莺山村为核心,覆盖漫湾镇、茂兰镇、忙怀乡3个乡镇的25个行政村。在海拔1800米至2300米的区域,形成了近3万亩的白莺山古茶园,茶叶收入已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该茶区拥有勐库茶、本山茶、黑条子茶、二嘎子茶等12个品种,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古茶树达200多万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白莺山村二嘎子茶王,树龄已高达2800年。
自2020年起,协会先后在省内主产茶区建立了7个“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带动各地共1.8万茶农实现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云县白莺山村便是其中之一。协会组织社会力量筹集资金用于改善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村卫生条件,为白莺山村捐赠救护车、垃圾清运车,协调社会公益人士捐助30万元建设白莺山村“有菊博爱卫生室”,于2021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承担白莺山村2156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经过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后,由协会牵头,茶界两位院士、各茶科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共同倡议,将云南临沧白莺山建成“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此举得到了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及部门单位的认可和支持。2021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题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院士及省内外知名茶叶专家共同参与正式挂牌“白莺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提升了白莺山的知名度,白莺山古茶树进入资源保护、科考、开发和品牌推广阶段。目前,以白莺山村为核心的1.24万亩古茶园已被列入临沧市第一批栽培型古茶园保护名录,并划定810亩核心保护区进行重点挂牌保护。
云县以茶为媒,在保护古茶树资源的同时,打造茶旅融合项目。游客可踏青采茶、体验制茶,感受茶文化底蕴。茶区通过资源保护、品质提升和文旅融合,让古老茶韵焕发新生机。春日茶香里,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部分信息图片来源:春城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