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8年协会创会会长首次提出“年份普洱茶”概念,协会标委会经过大量调研、数据收集,汇聚相关领域专家研究制定,并于2021年发布了年份普洱茶团体标准,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带领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及使用。在此我们对此项科研成果表示衷心祝贺,希望各会员单位关注该成果,从理念共识进一步走向科研协同,促进年份普洱茶的销售和云茶产业健康发展。 |
2025年,六大茶山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的长期合作迎来里程碑式成果,刘仲华院士团队与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携手以六大茶山同一配方、同一优良仓储条件下的不同年份老茶为核心研究样本,联合完成科研成果《不同储存时间普洱茶(生茶)中挥发性物质的成分研究》,双方作为共同署名作者,将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 SCI 期刊《Foods》。
这份共同署名论文,不仅是顶尖学术力量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见证,更是六大茶山卓越仓储体系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理想样本的直接证明。
核心样本源自六大茶山7-21年陈的同一配方普洱生茶,而稳定的样本供给与严谨的控制变量条件,正是源于六大茶山深耕二十余年的顶尖仓储实力。
(图为论文中六大茶山7-21年普洱生茶样品信息)
"
深度合作
从理念共鸣到科研落地
合作从理念共识进一步走向科研协同
———
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与刘仲华院士的合作,始于对普洱茶“越陈越香”奥秘的共同探索。
2018年,六大茶山承办云南省首届普洱茶仓储论坛,刘仲华院士与六大茶山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围绕仓储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深入研讨,彼时便萌发了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一仓储”产品进行长期追踪检测的科研构想。
2024年,首届茶叶仓储窖藏峰会在景迈山举办,刘仲华院士以“中国茶仓储窖藏产业发展的大科技与大趋势”为主题向峰会致贺;阮殿蓉女士作为嘉宾,聚焦仓储实践分享核心经验。
"
硬核实力
为科研提供稳定样本保障
以六大茶山标准仓优势,奠定科研基础
———
论文研究的核心前提,是7-21年连续年份、同一配方、同一仓储环境的普洱生茶样本,这一严苛要求的满足,离不开六大茶山的成熟仓储体系。
· 多仓联动,构建标准化存储网络
六大茶山历经二十余年布局,建成昆明标准仓(香高)、勐海标准仓(韵足)、凤庆标准仓(甜爽)、东莞标准仓(醇厚)四大标准仓;打造存储量达2000吨的国内战略级北方标准仓;贺开古茶庄园内近2000平方米的原产地窖,更成为核心茶品的陈化核心区。
· 精准调控,保障理想陈化环境
六大茶山原产地仓储与各标准仓均严格把控环境参数,促进茶叶内含物质良性转化,让每一批茶叶都能在可控环境中稳定陈化。
· 数字溯源,筑牢品质可控防线
六大茶山全年实时监控仓储环境,定期开汤检测,每年抽样送第三方机构核验;运用区块链与北斗卫星定位电子围栏技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溯源。消费者扫码即可知晓产品详情,科研团队更能精准追踪每一批样本的陈化轨迹,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茶农佩戴采茶记录仪采茶)
"
科研印证
仓储赋能“越陈越香”
强大仓储实力,为普洱茶科研助力
———
依托六大茶山提供的稳定样本,刘仲华院士团队通过严谨对比实验,明确了普洱生茶香气的渐进演变规律:从初始的果香/花香,过渡到烟熏香,最终沉淀为温润陈香。
(论文中部分数据及研究结论)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普洱茶“越陈越香”提供了科学佐证,更印证了六大茶山仓储体系的专业性,正是二十余年对仓储标准的坚守,才能持续产出年份可控、品质均一的优质茶品,成为院士级科研项目的信赖之选。
转自:六大茶山
——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协会宗旨
提供服务 反映诉求
规范行为 促进流通
地址:昆明市官南大道康乐茶城晨力大厦5楼
电话:0871—64177417
